蜜蜂為什麼會消失?
氣候暖化常被用來解釋台灣各地頻傳大量蜜蜂消失的原因。(Dreams Time)
世界各地發生了一連串的蜜蜂失蹤現象,令蜂農與科學家百思不解。如果這些蜜蜂是因農藥中毒或在寒冷的天候下死去,它們的屍體應該會出現在蜂箱周圍。如果是遭遇天敵(胡蜂或虎頭蜂)的攻擊,也會在授粉區發現它們的殘骸。如果它們是因為受到什麼威脅而逃走,以它們戀家的特性,也絕不會單獨將蜂后與幼蜂留下,因為工蜂若不歸巢,留在巢內的蜂后和幼蜂都會餓死。
科學家們將這種蜜蜂大量失蹤卻找不到屍體的現象稱為「蜂群衰竭失調」,有關蜂群衰竭失調的原因推論極多,但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支撐。其原因有營養失調、基因改造作物、電磁輻射、殺蟲劑或農藥、病毒與真菌、氣候暖化等,都可能成為蜜蜂可能的潛在「殺手」。然而直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能夠肯定說出蜜蜂失去方向感、無法回巢的確切原因。
神經中毒
加拿大安大略省養蜂專家杜森(DavidVanderDussen)推測,美國成年蜜蜂消失的原因可能與神經中毒有關,而導致蜜蜂神經中毒的最可能原因又與殺蟲劑使用有關。杜森經營的蜂蜜公司目前正接受安大略省政府委託,研製一種可以抑制蟲害,又不傷害蜜蜂成長環境的產品。加拿大方面的專家群,對於造成蜜蜂失蹤現象的諸多揣測,認為可能是殺蟲劑過度使用的結果。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的昆蟲毒理學家克裏斯‧莫林教授(ChrisMullin)似乎也支持這項說法,並做出了推測:蜜蜂最可能的致死原因是植物中存在的一種特殊化合物,這種化合物能夠經過植物的整個循環系統,傳遞到植物新長出的葉子或花朵裏,而蜜蜂在採蜜時遭到了這種特殊物質的感染。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s)殺蟲劑就是這種可以在植物體內暢行無阻的化合物,農民通常使用這類化學藥物滅除農作物害蟲,預防白蟻、保護高爾夫球場草地等。
目前在歐洲和美國應用最廣泛的新菸鹼類殺蟲劑是「益達胺」(imidacloprid)。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法國科學家已經發現,益達胺雖然不會導致蜜蜂死亡,但是會傷害蜜蜂的神經系統,導致蜜蜂迷失方向、無法回巢,最後在寒冷的戶外死去。
營養失調
天生萬物,自有其不可思議的相輔相成作用,彼此互相關連也互起影響,蜜蜂在人類食物鏈上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它們是上千種水果、蔬菜、鮮花和穀物的主要授粉工。有鑑於此,2006年底美國科學院研究報告指出,美國農業過度依賴蜜蜂,希望可以引進更多的科學技術來解決此一問題。
事實上,近幾年來,蜂群一直在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蜜蜂從大自然的採蜜工轉型成替人類服務的授粉工,一年到頭被蜂農裝在大卡車上輾轉各地進行有償授粉與生產蜂蜜,這著實讓蜜蜂疲累不堪。為了讓蜜蜂有體力幹活,養蜂人用人造養料、能量飲料和高機能食品的混合物來餵養蜜蜂,但這些不自然的添加物都可能會對蜜蜂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蜜蜂最天然營養的食物是它們的蜂蜜,並非這些營養劑。
此外,有些養蜂場為了避免蜜蜂生病,讓蜜蜂吮吸多種抗生素以抗拒感染,但卻因此干擾了蜜蜂內臟裏的天然細菌。這些細菌的作用是協助把花粉發酵,製成蜂群食用的食物。一些科學家認為,缺乏天然食物並非蜜蜂失蹤的主要原因,但是人造食品、基因改造作物到底有沒有害死蜂群,值得進一步研究。
病毒與真菌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團隊於今年4月份宣佈,他們已經找到引發這場蜂群消失的可能致病因子:東方蜂微粒子蟲(Nosemaceranae)。微粒子蟲是一種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寄生在昆蟲和魚類體內,已知有50 多種。蜜蜂微粒子蟲寄生於成蜂的消化道,罹病蜂往往因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而死去。不過領導研究的加大生物化學教授狄瑞西表示,這項發現仍屬初步階段,研究人員採樣的罹病蜂只限於麥瑟德郡的勒格蘭德一地。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昆蟲學家考克斯‧福斯特(Cox-Foster)正率領一個小組調查蜜蜂失蹤的原因。他們從病蜂體內發現到好幾種不知名的微生物組織,這意味著蜜蜂的免疫系統由於某種原因而遭到了弱化。他們還在這些蜜蜂的體內發現了一些真菌,在人類愛滋病患者的體內,同樣也能發現這種真菌。對此,福斯特認為這很不尋常。他強調,東方蜂微粒子蟲可能只是許多病因之一,目前尚不能排除殺蟲劑、食物來源等因素的影響。
氣候暖化
關於台灣宜蘭地區數百萬的蜜蜂消失,中興大學退休講師陳昭鈞懷疑,蜂群消逝與氣候暖化、蜜蜂導航系統錯亂有關。他說,每隻蜜蜂身上都有導航系統,蜂箱或蜂巢對於蜜蜂而言就好比是塔台或燈塔。曾在興大講授蜂群管理學、養蜂學的陳昭鈞指出,蜂群外出採蜜,會利用太陽的偏極光或地表地形、地物去判斷;國外研究出蜜蜂體內有類似磁鐵的礦物質,像指南針,能指引蜜蜂返家。
陳昭鈞認為,蜂農放置蜂箱時,會避開施灑農藥的果園區與電磁波的干擾區,這兩者引發蜂群失蹤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但近來天熱,有時突然雷雨交加,氣候變化兩極之下,容易誤導蜜蜂判斷,打亂它們的導航系統,使蜂群的活動作息受到衝擊。他希望蜂群大批消失只是個案,否則對生態環境將是重大警訊。
氣候暖化似乎是最常被用來解釋台灣各地頻傳大量蜜蜂離奇失蹤的原因。宜蘭大學動物科學系副教授陳裕文也表示,氣候暖化會造成蜜蜂生理時鐘大亂,壽命變短;但也不排除暖冬花開的特別茂盛,蜜蜂忙著採蜜,體力不勝負荷,導致過勞死亡。
電波會干擾蜜蜂的方向判斷。(Dreams Time)
電磁輻射
德國藍道大學(Uiversity of Landau)的研究人員發現,蜜蜂若靠近電線,行為就會改變。一項規模有限的新研究顯示,蜂巢附近若有手機,蜜蜂就會拒絕回去,顯示手機也可能是造成蜂群崩解失調的原因。科學家分析說,手機發出的輻射會擾亂蜜蜂的導航系統,使這些戀家的蜜蜂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昆蟲生態學家巴倫鮑姆(MayBerenbaum)認為,蜜蜂的失蹤顯示其定位和導航功能遭到破壞。針對手機電波的干擾因素,科學家在美國幾個州已經發現,大量頻繁使用手機的地區,與發生大量蜜蜂棄巢不返的失蹤情況有關(以生物常識判斷,蜜蜂返巢是以其本身的電波為判斷方向依據,其受手機電波干擾的可能性相當大)。
蘇格蘭養蜂人協會第五分會的賈尼斯‧弗內斯表示,他的一位養蜂朋友就堅持認為,這和手機輻射有關,因為蜜蜂對於這種輻射是非常敏感的。
專家正致力解開謎團
美國國會最近針對「蜂群衰竭失調」的現象舉行了聽證會,美國農業部長約翰斯說:「這個危機可能滅絕依賴蜜蜂授粉的農作物。」議員們一致促請政府提供更多款項進行研究。據美國國會調查表示,蜜蜂每年對美國食物供應的貢獻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為此,科學家正積極瞭解導致蜂群消失的主因。
巴西和歐洲的專家也加入美國農業部位於華府郊區的蜜蜂實驗室,協助解開謎團,另外6月24到30日還將在華盛頓舉行國家授粉周。
引用
/新紀元周刊/文
◎ 張羽良/蜜蜂為什麼消失?
http://mag.epochtimes.com/b5/023/3177.htm
圖片、文字來源 →報章雜誌與網路分享,版權歸屬為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冒犯之處,麻煩敬請留言告知!將立即刪除,誠心的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