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到六月,如果有機會到一些賞螢勝地,你一定會被那些飛舞在夜空中的一盞盞小燈籠,營造出如夢似幻的美景,給迷住了。
在台灣,螢火蟲台語又叫「火金姑」,而客家人把它稱為「火焰蟲」;螢火蟲之所以會發光,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主要是因為在它的尾部有一個「發光器」,這個發光器裡含有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經過一連串的催化及氧化還原反應,就發出了光芒。
許多人以為螢火蟲皆是水棲昆蟲,所以一到山裡,就急忙尋找溪流來賞螢,但常常在溪邊張大眼睛蹲了半天,也沒看到一隻螢火蟲;根據研究螢火蟲十年,著有《台灣螢火蟲生態導覽》作者陳燦榮的發現,全台五十多種螢火蟲中,只有三種是屬於水棲。
螢火蟲喜歡生活在溼度高、沒有光害、化學藥劑污染的草叢中,但放眼全台,這樣的地方愈來愈少了,因此在台灣如果想要賞螢,不到山區、郊區等沒有受到都市污染的地方,想看到螢火蟲機率微乎其微。
全台最佳賞螢地點
賞螢:勿用閃光燈、不捕捉、注意天候
由於螢火蟲聚集之地多在山區,所以想去賞螢得格外注意天氣狀況,碰到大雨或是地震之後,最好打消賞螢的念頭,以免土石崩落產生危險;除此之外,在衣著方面,最好穿長袖、長褲、運動鞋或雨鞋,以防止蚊蟲叮咬;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閃光燈拍照,以減少不必要的光害,影響螢火蟲求偶,而且攜帶手電筒最好用紅色的玻璃紙套住燈罩,因為紅色對螢火蟲的影響較小。
最後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任意捕捉螢火蟲!因為春、夏更迭之際是螢火蟲繁殖期,入夜之後的群螢飛舞,是牠們重要的求偶與生殖行為,捕捉螢火蟲的舉止,會使得蟲卵的產量減少,進而造成隔年成蟲的數量變少。因此,賞螢時請保有生態心,不要捕捉螢火蟲,才能體驗真正的賞螢生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