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不要隨便測試愛情的堅定程度

如果我們真愛一個人,就會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思考事情,理解並體諒對方的感受,並願意為了他的感受或兩人關係的圓滿而調整自己的態度,而不會堅持單身時自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態度。常兩人對彼此有了承諾後,如果我們還堅持我行我素,那麼也許我們該好好想一想,我們是不是真的愛對方?

不要隨便測試愛情的堅定程度

不要隨便測試愛情的堅固程度,愛情是脆弱的,需要小心維護。聰明的女人很清楚愛情是禁不起測試的,他不會對男人說「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去做」、「如果我和你媽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類測試題,因為答案若不是傷害了她,就是傷害了他,偏偏大部分的女人都很愛測試男人對她的感情。

當女人說:「如果你真的在乎,你就不會讓我繼續這樣難過。」他真正想要的是希望男人在沒有時間思考下,立刻給他承諾與保證。

但男人的想法卻是,如果女人希望他的承諾與保證,大可以直說,不必如此拐彎抹角,讓他有種受騙、上當的感受。

如果真的喜歡一件東西,絕對不要口是心非,很多女人都不知道也沒有想清楚自己在愛情裡想要什麼,於語是總愛不斷的發明許多測試的方式,測試對方的容忍度、測試自己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還有自己在這段感情裡能夠得到什麼。

還有一些女人總愛把兩件不相關的併放在一起:「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為我做....」這種愛情假設法只對女人有意義,男人的反應經常是:「我真的愛她,但我並不想做,而且覺得不應該做。」此外,沒有安全威的女人會設定某種她認為公平的情境,當事情符合這個情境時,男人就得對她低聲下氣、妥協。她可能會對男人這麼說:「以你未出生的孩子的生命向我發誓,你昨晚真的在 × × × 地方開會?」他的確就在那裡開會。但如果他依她的命令發誓,他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自我的人。

人心是脆弱的,即使是男人也不例外。戀愛時,男人表現出最強壯和最脆弱的一面,容易表現英雄式的行為,同時也容易暴露缺點。男人相當希望獲得女人的認可,但也往往為了想要取悅女人,而容易被女人操縱。男人對於被操縱這件事其實相當敏感,不是因為他們脆弱,而是因為他們在乎。如果想知道男人足否在乎我們,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兩難的題目測試他,而是「關心對方和自己,維護雙方的尊嚴」。

如果我們要選擇測試男人對我們的在乎程度,就要選擇正確的測試方式。測試的方式必須適當且明確。例如:「如果我們和你母親同在一艘下沉的船上,而你只能救一個人,會救哪一個?」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測試方法。

要讓男人知道,女人的要求、行動或問題都是一項測試,但若沒有先讓他知道他自己要接受測試,就讓他可能直接掉入失敗的結果,這對他是不公平的。大可直接向男人說明這是一項測試,然後才正確的解讀測試後的結果。例如:對他說:「我知道今晚是一個月才一次的職棒球賽,但我希望你今晚可以留下來陪我,我覺得心情不好。」而他真的留下來了,那我們就不能再看到他心不在焉的樣子時,就認為他是個不真誠的人。記住,正當的測試手段是為了了解一個男人對我們在乎程度,而不是我們騙了他多少。

愛情並沒有固定的形態。愛情是看不見的,但它活躍於我們與戀人之間。保護和尊重我們的優點,同時承受自己的弱點,然後努力改進弱點,不論優點和弱點都要看清楚。對我們生命中的男人也要有正確的看法,男人明顯的優點通常會是他隱藏的弱點,所以絕對不要因為他的虛張聲勢而被他耍了;對於男人的弱點要以同情心看待,因為在脆弱的地方通常也隱藏了優點的種子。

聰明的女人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不必測試對方。就算真的要測試,也會發明一項讓對方都不會輸的測試。

2017年11月9日 星期四

蹺二郎腿當心下背痛與靜脈曲張

不論是在社交場合,還是在平時的工作中,不少人習慣性蹺著二郎腿。一份調查顯示,有近一半的女性只要是坐著,就都愛蹺二郎腿,男性則有21%的人時不時會蹺二郎腿!

蹺二郎腿當心下背痛與靜脈曲張

其實人們這樣做無非都是出於習慣,覺得交叉著雙腿坐比較自在舒適,然而調查結果卻引起了醫學專家們的不安,呼籲坐姿對健康的重要性!

一、壓迫脊椎神經,引發下背痛

對於長期久坐的上班女性來說,下背痛可能是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其直接原因大多是脊椎變形所致。人體正常的脊椎從側面看應呈「S」形,而腰椎前凸或後彎都會使脊椎神經受到壓迫而疼痛,患下背痛的女性多因腰椎過於前凸或後彎,原因就是經常蹺二郎腿,因為坐著的時候蹺二郎腿很容易彎腰駝背,使腰椎與胸椎的壓力分佈不均。長此以往,勢必蹤迫脊椎神經,引起下背痛。

二、阻礙血液循環,形成靜脈曲張

蹺二郎腿會妨礙腿部的血液循環,造成腿部的靜脈曲張。靜脈曲張是一種因靜脈長期處於擴張狀態而導致的慢性病,在腿部最為多見,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腿部靜脈回流不暢、青筋暴突、潰瘍、靜脈炎、出血和其他疾病。

鑒於蹺二郎腿易造成腰腿病,專家告誡上班族們,平時工作應坐有坐相,盡量不蹺二郎腿,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2017年11月8日 星期三

洗頭後毛巾先壓乾 減少吹風機對頭髮受損

毛髮最外層的毛表皮,是由5~10層鱗片狀的堅韌角素蛋白質,在毛幹方向垂疊而成,能充分承受外來的刺激。然而,太過頻繁的梳、洗頭髮和擦乾等刺激,會不斷製造摩擦,使毛表皮受傷。因此平日吹髮時,要盡最避免毛髮太過乾燥並減少摩擦,抑制靜電的發生,以免毛髮受到損害。

洗頭後毛巾先壓乾 減少吹風機對頭髮受損

毛髮一般能承受約攝氏120度的熱度,但溫度再往上會因角素蛋白質的氫鍵被破壞而削弱毛髮的機能。毛髮一般含有10%左右的水分,若低於10%就會變成乾燥性頭髮,通常加熱會使水分蒸發變乾燥,毛髮因而弱化。

使用吹風機熱吹頭髮時,若溫度高達攝氏130~150度以上的熱加溫會導致頭髮膨脹變形,黑色變成茶褐色,於毛皮質、毛髓質處形成氣泡,使得頭髮彈性消失,因此洗完頭將頭髮以毛巾輕壓吸水分,使用吹風機時溫度不宜超過攝氏120度。

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

小心健保詐騙話術!健保署:健保欠費不會鎖卡或不得就醫

你也接過健保詐騙電話嗎?「先生(小姐),您的健保卡使用違規異常,請按9由專人為您說明……」,當您聽到這樣的電話語音內容,千萬別照著做,否則除了可能造成財物損失,您的個資也被盜用了。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統計,去年9月至12月民眾接獲疑似詐騙電話的通數,高達2萬6871通,等於每天至少有二百餘通以健保為題材之詐騙電話在台流竄,提醒民眾須當心類似的詐騙電話。

小心健保詐騙話術!健保署:健保欠費不會鎖卡或不得就醫

健保署分析,目前不肖人士採用健保詐騙電話的「話術」,不外是自稱健保署人員或檢警人員,偽稱「健保卡違規使用(被盜用、使用異常、有違規紀錄),即將被停卡」、或「於OO醫院就診,需申請醫療給付OOO元」等情境,藉由民眾衝動、恐慌的心理,進一步騙取個資,或告知其個資遭冒用,帳戶已不安全,要求將帳戶錢領出交由所謂「監管單位」,或交付存摺、提款卡及密碼,導致民眾財物損失。

健保署提醒,目前健保欠費與民眾就醫權已完全脫鉤,亦即健保欠費不會導致民眾被鎖卡或不得就醫。民眾若接到電話告知「欠費將被鎖卡、健保卡被盜用、有違規紀錄」,應立即掛斷電話,切勿依指示做任何動作。

健保署強調,不會主動以電話語音、簡訊、Line等方式,要求民眾匯款、回電、或點選連結,呼籲民眾若接到任何疑似詐騙電話,可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030-598查證,或撥165防詐騙電話報案。

立冬話節氣

「立冬」是冬天第一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古曆書記載:「斗指西北為立冬,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象徵著「立冬」是冬季的開始,有萬物收藏,躲避寒冷的意義。

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

以前農業社會沒有日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需要有一定的標準來遵循,所以制定了二十四節氣,民間還有「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的俗語呢!

「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中南部地區二期稻作,到立冬時也開始收成了。所以,立冬是告訴農民,冬天到了,農忙活動將告一段落,作物收割後收藏起來,進入冬藏階段。

立冬到,農忙進入冬藏!

立冬時節的「冬」,在傳統農民曆上有「終」或「凍」的涵義。隨著冬天腳步逼近,天地萬物的活動結束,準備過冬。立冬這一天需要「補冬」,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冬令進補,民間習俗以此時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此時當進補以恢復元氣。

立冬補冬,冬令進補!

所謂二十四節氣,事實上剛開始只有「夏至」和「冬至」。古人會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利用竹竿影子的長短,觀測一整年後發現,夏天太陽位置較高,影子較短;冬天太陽位置較低,影子就變長了。所以一年裡中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最長的那天就是冬至。後來又發現春秋兩季各有一天晝夜的時間一樣,就把這兩天訂為春分跟秋分。

那什麼時候開始有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劉安的《淮南子》。為了方便農事,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中氣等分,稱為節氣,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到了現代,就以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軌道(黃道)的位置角度劃分,以太陽為中心分為二十四等分,也就是每隔十五度的位置就代表一個節氣。

然而,在台灣每年立冬時節,大家一定感覺白天天氣仍為溫暖舒適,只有晚上才會有涼意,這是因為當初的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的氣候為準,臺灣地處亞熱帶,緯度與黃河流域不同,只能作為參考。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鴨肉很毒?農委會:易拉肚子的人應少吃

立冬將至,向來是民眾進補的好時機,傳統習俗會在這天吃上一碗當歸鴨或人參雞,補充能量、暖和身體。而此時也是鴨肉消費的旺季,但民間相傳,鴨肉很毒,真有其事嗎?

鴨肉很毒?農委會:易拉肚子的人應少吃

台灣的鴨肉種類多樣化,不論是燉補用的紅面番鴨、煲湯用的土番鴨,或是燒烤用的北京鴨,都是國人的最愛。農委會表示,民間相傳鴨肉有毒,其實是誤解,在肉類中,鴨肉的熱量、脂肪相對較少,但是蛋白質含量卻一樣高,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B群;中醫認為,鴨肉味甘、性涼,除了平常就容易拉肚子的人,應該少吃外,其實鴨肉非常適合闔家食用。

冬令進補,也是鴨肉消費的旺季

農委會表示,肉類裡,鴨肉的脂肪含量,比豬、牛、羊肉來得低,脂肪組成上,鴨肉的飽和脂肪酸比率相對低,不飽和脂肪酸則高達5%,比雞、豬肉都來得高。鴨肉的另一大特色是維生素A及B群含量高,跟等重的雞、豬肉相比,鴨肉的維生素A含量幾乎多了一倍,營養價值高。

父母愛孩子,但不要當孩子保姆!

為人父母都有這樣一種心態:總想把世間最好的給孩子,比如給他最好的物質條件、最好的教育。有人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關心,是沒有原因的無私奉獻。

父母愛孩子,但不要當孩子保姆!

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對孩子的這種情感,並非毫無原因。事實正好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好,多半源自於補償心理,也就是對自己過往經歷那些遺憾的一種補償。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有過苦難童年或者類似不愉快記憶的人成為父母後,往往會對孩子加倍照顧。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遭受跟自己一樣的痛苦。比如自己小時候三餐不繼,那麼就會對孩子的飲食特別關注;小時候經常挨打,就會對孩子從不進行體罰。

換句話說,父母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而非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於是,自然而然地覺得,自己受過的苦不能再次承受,於是開始加倍對孩子體貼關心,照顧得無微不至,因為他們小時候就想獲得這樣的照顧,現在在孩子身上實現了,也算是一種情感的補償。

但問題在於,父母覺得自己不願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讓孩子承受,認為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是好的,然而對孩子而言,他們並不知道這是父母刻意在替自己規避風險,他們會覺得人生本來就應該如此錦衣玉食,應該有父母甚至祖父母前呼後擁,應該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

這時,當孩子自認為理所應當的情況突然發生改變的時候,受傷的,要麼是父母,要麼是孩子自己。

孩子的一切思維,包含辨別是非的意識,都是在學習中建立的,若父母不告訴他親情是什麼,自己為什麼要對他們那麼好。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是父母應當做的,父母就是他們的保姆,就應該幫助自己完成一切事情。既然這些事情在他們的認知中都是父母的本質責任,孩子不僅沒有感謝的必要,一旦出現問題,還會將問題歸咎給父母。於是,就會造成對父母的怨恨,然而在孩子的心裡,這一切看來也是理所當然。

我們都說,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我們的教育方式,直接決定了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固然沒有錯,然而父母若成為了保姆,幫他們打理一切,在父母眼裡是愛,但在孩子那裡卻不是。因此我們在孩子那裏的任何感謝需求,都是多餘的了。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人當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父母該如何表達這份愛,就成了需要考慮的問題。

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將來他們會長大成人,會脫離父母的保護,會面對未來不可預見的種種生活。父母的目標不是讓他們永遠在自己的保護之下,而應該是在自己的引導教育下,逐漸成為獨立的、擁有足夠本領抵禦各種麻煩的人。

在我們可控的範圍內,父母要讓孩子從學習中學會生活技能,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頭皮出油嚴重該怎麼辦?小心掉髮危機!

當頭皮油脂腺分泌比平常更旺盛,超過正常的分泌量時,多餘油脂會附著在頭皮表面和髮絲根部,即所謂的頭皮出油。頭皮或頭髮過油時,頭髮會比較塌且黏黏的,此時很多人會以增加洗髮頻率來常作主要的改善方式,事實上,太過頻繁洗髮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可能導致頭皮出油更多,或是在頭髮洗完後不久又很快出油。而市面上所謂的控油洗護產品通常只能產生短暫功效,想要讓頭皮/頭髮不油膩,正確的頭髮護理才是根本之道。

頭皮出油嚴重該怎麼辦?小心掉髮危機!

以下將介紹改善頭皮油膩的幾種方法,供朋友們作為參考:

1.選擇正確的洗髮精

選擇正確的洗髮精,能幫助有效調節油脂分泌、潔淨頭皮的成分。

2.飲食控制

由內養外,注意飲食搭配均衡飲食上要以少油多素為原則,尤其在夏季時,新陳代謝加快,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補充身體水分,幫助調節油脂分泌。另外,多吃新鮮蔬果、少吃油炸及刺激性食物,才不會讓頭皮毛髮越吃越油,調節正常生活作息。

避免用手抓搔頭髮

3.避免用手抓搔頭髮

頭皮油膩發癢時千萬不要用手使勁抓搔,以免抓傷毛囊,影響頭髮的生長。

4.避免日曬

過度的日曬會導致髮絲的受傷和老化,並且頭皮內的水分也將會更快速地蒸發,於是再一次讓油膩的頭皮雪上加霜。

5.保持心情愉快

現代人的心理壓力大,生活節奏過快,低沉的情緒易引起健康問題(包括頭皮問題)。

居家自我做頭皮SPA按摩

6.居家自我做頭皮SPA按摩

很多頭皮毛髮問題皆源自於頭皮問題,因此,透過自己動手做5~10分鐘頭皮SPA按摩,舒緩頭皮緊張與疲勞、提升頭皮抵抗力。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6號塑膠食用器具容器包裝,恐暗藏危機!

塑膠之毒性與塑膠的種類與溶出量有關,塑膠湯匙、塑膠免洗杯或咖啡所使用之塑膠杯蓋因會與食品直接接觸,故應符合「食用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之「一般規定」及「塑膠類」有關規定(包括材質及各項溶出試驗等)等,才可供作食品接觸用途。

6號塑膠食用器具容器包裝,恐暗藏危機!

環保署為方便回收分類,將塑膠容器材質用號碼分為7大類,其中編號5號和6號材質較為常見,多是用為咖啡杯的塑膠杯蓋、免洗塑膠湯匙等,6號塑膠材質是聚苯乙烯(PS),耐熱僅70到90℃,不適合裝填高溫飲料。

6號塑膠材質杯蓋

常見塑膠材質、特性、常見產品及耐熱溫度

根據食藥署資料,過去咖啡杯蓋的材質常見使用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塑膠,衛生福利部「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針對該材質並已訂有其材質及溶出試驗相關規定,以確保其衛生安全。近年因PS之苯乙烯單體受到關注,市面塑膠食用器具容器包裝之材質已逐漸改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等材質,亦應符合衛生標準相關規定,消費者於正常使用下,尚無衛生安全疑慮,但還是呼籲民眾,出外飲食盡量自備餐具,會吃得更安心。

吃鍋健康選材7秘訣 暖身暖心又暖胃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來一碗熱騰騰的火鍋湯更是暖身暖心又暖胃,然而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容易無意間讓人吃進過多的熱量,一頓吃到飽火鍋的鈉攝取量可高達5895毫克(約相當於14公克的食鹽),是衛生福利部建議的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的食鹽)2.5倍;吃鍋的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因而吃下更多的食物,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000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800大卡,甚至超過一整天的熱量需求(60公斤的正常體重靜態工作者,每天建議熱量攝取為1800大卡),吃一頓需爬7座101大樓,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因此如何慎選食材是重要的課題,以免享受美味火鍋的同時,體重也跟著節節上升。

吃鍋健康選材7秘訣 暖身暖心又暖胃

國民健康署建議「吃鍋健康選材7秘訣,暖身暖心又暖胃」

民眾於吃到飽的火鍋店用餐,容易無意間吃進過多熱量(卡路里)、脂肪(油脂)、鈉(鹽分)及糖,若經常食用,可能會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動脈硬化、腦中風、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即使偶爾食用,也需慎選火鍋食材及沾醬,並注意食用的份量。另外,更應避免食用火鍋店所提供的含糖飲料、冰淇淋、甜食點心等,除容易引起蛀牙之外,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代謝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民眾「吃鍋選材7秘訣」,讓您在享用火鍋時,也能顧及身體的健康。

一、先選清湯底:

建議選擇由昆布或蔬菜熬製的清湯底,拒絕高熱量及高鈉含量之湯底,如麻辣鍋底、韓式鍋底等,若選擇非清湯底,建議減少喝湯量。

二、少點加工品:

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加工火鍋料多為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食品,建議於購買前詳閱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並且避免食用過多。常見加工火鍋料熱量前3名為百頁豆腐(每個40公克,86大卡)、油條1/3根(15公克,84大卡)、米血糕(每個35公克,67大卡);脂肪含量前3名為百頁豆腐(每個40公克,脂肪含量約7公克)、油條1/3根(15公克,脂肪含量約6公克)、日式炸豆皮(每個12公克,脂肪含量約4公克);另外,鈉含量前3名則為甜不辣(每個35公克,鈉含量239毫克,約等於0.6公克的食鹽)、百頁豆腐(每個40公克,鈉含量170毫克,約等於0.4公克的食鹽)、米血糕(每個35公克,鈉含量145毫克,約等於0.4公克的食鹽)。

選擇新鮮食材取代加工火鍋料

三、多加蔬菜量:

選擇當季新鮮蔬菜類及菇類等高纖食材,不僅可增加飽足感,同時還能攝取到豐富的纖維質及營養素,促進腸道蠕動、改變細菌叢生態。

四、肉類挑低脂:

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白肉取代高脂的紅肉,例如魚肉、雞肉或海鮮類等,且肉類應去皮以減少脂肪攝取。

五、調味選天然:

選擇蔥、薑、蒜及香菜等新鮮食材提味,減少使用高熱量、高脂肪含量及高鈉含量的調味料,如沙茶醬、豆瓣醬、胡麻醬等。

六、降低含糖飲:

選擇天然水果取代甜點,並飲用白開水或無糖茶水取代含糖飲料,甜點中含大量糖分及熱量,過量攝取可能造成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發生。

七、飯後揪運動:

用餐後可和親朋好友到附近公園散步,或以步行方式取代乘坐交通工具回家,增加身體運動的機會,也可促進飯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