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了解老人家的「人工關節」置換

母親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多年,和許多老人家一樣因為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已嚴重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的走路與上下樓梯,而本著身為家屬的義務,努力學習認識相關的知識,作為參考以備不時之需。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慢慢產生、逐漸惡化的疾病,與老化、關節受傷、基因、個人體質、肥胖、過度使用有關,通常發生在膝關節內側,會產生O型腿;嚴重時,關節面軟骨會磨損破壞,甚至變形,往往導致疼痛、功能受限及行走不便,初期的膝關節炎可以嘗試保守療法,如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熱敷、減輕體重等改善;但若疼痛症狀持續,不管是休息、藥物或其他保守療法都無法消除時,就需考慮開刀治療。

台北榮總骨科部骨折創傷科主任.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陳威明

65歲以上是置換人工關節最佳年齡

關節疼痛常讓人寸步難行,但是換上人工關節後,是否真能一勞永逸?事實上,在許多磨損、變形的關節問題中,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最普及、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而我們所最在乎的莫過於這個「新的關節」能用多久?一般而言,只要病人體重不要過重,而且正常使用,目前健保給付的材質已足敷使用,以台北榮總近40年人工膝關節3萬例以上,人工髖關節2萬例以上的經驗,90~95%以上人工關節壽命可以超過10年甚至15年以上。

最適合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人年齡以65歲以上最佳,因台灣目前平均年齡約75歲至80歲,一般說來65歲以上接受手術大多數可以終身享用,除非病情嚴重或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或股骨缺血性壞死,太年輕的病人是不建議置換的,因為年輕人的活動力旺盛,裝置人工關節磨損率更快,往後若要重新置換人工關節,不但骨本變差,關節壽命也會比第一次置換來得短。

但換個角度想,如果關節對病人的人生、工作有重大的影響,不管幾歲做人工關節手術都無妨,也就是說,若關節痛到不行,人生變黑白的,那就要考慮動手術了。筆者最年輕的手術病例是14歲,這個年輕人已經坐輪椅5、6年了,希望有一天可以行走,而動了手術後,人生也恢復了色彩。

人工關節的材質知多少?

使用人工關節一定有磨損之虞。坊間新產品有所謂「抗磨損」的說法,主要都是將人工關節經過一些處理或使用較為耐磨的的材質(如陶瓷、金屬或抗耐磨塑膠襯墊等),讓磨損率減到最低罷了,但要做到完全無磨損的發生,目前是不可能的。

此外,最近媒體上常出現關於新的金屬人工髖關節的廣告,標榜不易脫臼而且可蹲,但是卻避而不談金屬離子對人體急性(金屬過敏、日後如果懷孕可能造成胎兒高鐵血症)、慢性(臟病、金屬過敏)傷害,此外,由於金屬人工關節之髖臼杯較不易得到穩定之固定,可能出現早期的鬆動。

至於陶瓷之人工關節亦可能因創傷造成陶瓷破裂或由於髖臼位置擺放不正確造成病患日後走路運動時出現嘎吱聲。

雖然以上之併發症均很少見,但在手術前醫師除了告知病患使用此類抗耐磨的材料與設計術後關節活動度可能較大、使用年限可能較久的優點之外,亦應告知病患可能出現以上併發症之缺點。其實筆者認為絕大多數的病患如果手術時擺放關節無誤或病患術後有聽從醫師囑咐,縱使沒有使用金屬或陶瓷等自費材料一樣可以行動自如,蹲下時如能雙腿張開也不會造成脫臼的。

一般來說,所謂新產品能進口台灣,都已接受美國FDA通過使用測試,但因使用時間並不久,手術成功與否?能用幾年?都要視實際狀況認定。有些人工關節廣告甚至標榜手術後可以維持30年,甚至50年之久,甚至告訴病人是永久型的,而這些數據只是廠商利用實驗室人工關節的抗磨損率測試所算出來的預估值,仔細想想,1970年台北榮總引進第一台全人工關節迄今才40年左右而已,而新型抗耐磨全人工關節之開始使用也只是近10年的事;再者,人工關節是否使用得久,與設計、材質及醫師技術及病人本身因素都有很大的關係,例如病人體重過重、活動度過高,磨損也會變快,這都是耗損人工關節的重要原因,所以雖然用30年以上並不是不可能,筆者也不建議用如此樂觀的數據告知病人,縱使病患使用自費抗磨損的材料。

20世紀醫學重大發明

人工關節可說是20世紀醫學重大發明。國外在1950年左右出現第一台人工髖關節;1960年出現第一台人工膝關節,而台灣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手術之引進約各比國外晚了10年左右,但目前台灣的手術技術已與先進國家同步毫不遜色,甚至目前已有許多國外人士專程來台灣置換人工關節。

以現在醫療技術來說,一個成功的手術如果無併發症或不正常使用,以健保給付的材料預估絕大多數應可使用10至15年以上;因此病患勿以為健保給付的材料不好,而對健保局心生埋怨,其實如果病患年紀已超過70歲以上,除非非常肥胖或常劇烈運動或從事粗重工作,使用健保給付的材料即可,不需再另外花錢自付的。

以目前的技術及健保給付關節材質,「換一次關節使用一輩子」應是大多數病患可以達到的心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