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鼓勵性的言語,父母你說對了嗎?

當今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父母都十分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是否意識到,鼓勵性的言語說得不恰當也可能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呢。

這裡我們列舉了幾種聽起來沒錯,但實際上對孩子成長不利的鼓勵之辭,希望引起爸爸媽媽們足夠的重視。


「媽媽完全瞭解你的感覺」

小孩從幼兒園回來,會和您抱怨她的小夥伴「自私」不願與他分享,這時媽媽也許會說:「媽媽完全瞭解你的感覺。」事實上,你不可能完全瞭解他的感受,因為他是你心愛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麼可能完全瞭解她的感受?

自然,你是想告訴她,媽媽理解她,並且想讓她知道憤怒、難過之類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這樣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會覺得你這麼說是覺得他經歷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僅沒平息,很可能,以後她什麼都不願告訴你了。

正確說法:從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著手,瞭解事情的全過程及細節,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比簡單的安慰有效得多。

「你是最棒的!」

如果總是用「最漂亮的」、「最可愛的」、「最能幹的」這樣的詞鼓勵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會令孩子對自己期望過高,以致不能承受。而且,孩子同小夥伴一比較,發現「小明跑得比我快」,「小華功課比我好」。孩子漸漸發覺他並不是樣樣都比別人好的。

心理學家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盲目誇大地表揚孩子會導致孩子的自我懷疑,令孩子不自信。只有恰當的符合事實的表揚和鼓勵才會真正對孩子有益。

正確說法:不要再不切實際地表揚孩子。「今天真漂亮」比「你是最漂亮的」合適得多。「這個故事真有趣」比「你講故事是全班最棒的」更合理。

「我想讓你知道,爸爸媽媽今天下午吵些什麼」

父母吵架的時候,讓孩子聽到了,媽媽想對孩子作一番解釋,便說:「我想讓你知道,爸爸媽媽今天下午吵些什麼。」在這個開放的年代,我們有時候讓孩子知道得太多了。

沒錯,聽到父母發生激烈爭吵孩子會害怕、不快,但是把大人之間的事全盤托出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擔憂。

在他們的小腦瓜裡,生活就像他們在電視裡看到的那樣混亂、易碎,父母或許覺得激烈的爭吵不過是漫長婚姻道路上的一點小波折,孩子卻馬上會跳到最壞的狀態:我們的家要散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正確說法: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剛才火氣都太大了,這跟他沒關係。因為聽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爭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媽媽還會和好嗎?然後,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來個簡單的擁抱或是說句調侃的話,這樣孩子才會放心,覺得警報解除了。

「你這樣子就很好看啊」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悶悶不樂,因為同伴嘲笑他有個捲捲的爆炸頭髮。這時媽媽也就會說:「你的頭髮挺漂亮啊,媽媽就喜歡你這個樣子。」媽媽不過是在安慰孩子,告訴她無論她長得什麼模樣,媽媽一樣愛她。但是這其實等於告訴孩子她擔心的東西是真的。

事實上,二三歲的孩子就開始注意自己的長相了。到了五六歲,他們會同別人比較,然後,會抱怨:「我的腿太短。」「我是不是太矮了?」你告訴他:「你這樣子就很好看啊。」可能令他懷疑自己的判斷力,他會用你告訴他的標準去看周圍的人。

他也可能覺得你不理解他的傷心,會一個人把不快壓在心底,不再對你說什麼,在今後的社交中出現心理障礙。

正確說法:如果孩子覺得自己哪裡長的不好看,先問問他,是不是在和誰做比較。然後可以同他討論,看看能不能幫他。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同伴高大,可以告訴他各人有各人漂亮的地方,如果真的想高大一點,可以鼓勵他多去多運動。

當然,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抱怨我們實在無能為力,在那種情形下,你可以對他的不快表示理解,千萬不要置之不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