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 |
以前農業社會沒有日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需要有一定的標準來遵循,所以制定了二十四節氣,民間還有「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的俗語呢!
「立冬過,稻仔一日黃三分,有青粟無青菜」中南部地區二期稻作,到立冬時也開始收成了。所以,立冬是告訴農民,冬天到了,農忙活動將告一段落,作物收割後收藏起來,進入冬藏階段。
立冬到,農忙進入冬藏! |
立冬時節的「冬」,在傳統農民曆上有「終」或「凍」的涵義。隨著冬天腳步逼近,天地萬物的活動結束,準備過冬。立冬這一天需要「補冬」,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冬令進補,民間習俗以此時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此時當進補以恢復元氣。
立冬補冬,冬令進補! |
所謂二十四節氣,事實上剛開始只有「夏至」和「冬至」。古人會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利用竹竿影子的長短,觀測一整年後發現,夏天太陽位置較高,影子較短;冬天太陽位置較低,影子就變長了。所以一年裡中午竿影最短的那天訂為夏至,最長的那天就是冬至。後來又發現春秋兩季各有一天晝夜的時間一樣,就把這兩天訂為春分跟秋分。
那什麼時候開始有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節氣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劉安的《淮南子》。為了方便農事,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中氣等分,稱為節氣,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到了現代,就以地球繞太陽公轉時的軌道(黃道)的位置角度劃分,以太陽為中心分為二十四等分,也就是每隔十五度的位置就代表一個節氣。
然而,在台灣每年立冬時節,大家一定感覺白天天氣仍為溫暖舒適,只有晚上才會有涼意,這是因為當初的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的氣候為準,臺灣地處亞熱帶,緯度與黃河流域不同,只能作為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