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大的創作,對他的不良行為長久的忽視,會給孩子的將來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家長要冷靜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找出孩子不專心的根本原因,並耐心地幫助他加以解決,以便完善孩子智力的發展。
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理方面
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二、病理方面
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等可引發兒童多動症,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衝動任性、情緒不穩、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神經根結構或功能異常可引發兒童抽動症,除了主要表現為交替出現的刻板式眨眼、皺眉、嘟嘴、聳肩、甩手、踢腿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缺乏學習意願。這些情況都需要在專業醫師診斷下才能正確判定及治療改善。
三、飲食與環境方面
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環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鉛含量過高也有影響。
四、家庭方面
教養態度與家中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行為影響極大,也常是影響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當局者迷」,往往無法客觀地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從下列幾個方面來觀察,也許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1.教養態度是否一致?家長對孩子教養態度不一致的情況常使孩子無所適從,沒有定性。
2.是否太寵愛孩子,缺少行為規範?過度的寵愛會導致對孩子的縱容,往往使孩子隨心所欲,愛做什麼做什麼,沒有忍耐、克制情緒、克服困難的觀念,做事自然難以靜下心來進行到底。
3.是否為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或書籍?外在刺激太多,玩著汽車又找別的玩具,一換再換,玩具只帶給孩子短暫的吸引,無法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到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的樂趣。
4.家庭生活步調是否太快?家長在公私兩忙的情況下,凡事講求效率,步調原本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節奏中打轉,根本無暇慢慢而專心地完成一件事。
5.家裡的活動是否太多?太多則無法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生活總在浮動的氣氛中度過。若非自制力很強的孩子,很難建立良好的專注力。
6.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積累了不愉快的經驗?提供給孩子的教材太深或太淺,都不易引起學習興趣,而引導的技巧不佳,或經常因此造成乘興開場,大哭收場的局面,將使幼兒產生對學習排斥的心理,學習起來自然無法專心。
7.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壓力?如孩子覺得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等等,這些壓力易使孩子看起來魂不守舍。
8.是否過多的批評、數落孩子?過多的數落可能形成對孩子不良的暗示,使他產生「反正自己怎麼也幹不好」的想法,從而做事時不肯專心完成它。
9.孩子是否受到太多不良信息的影響?不好的影視作品、較大齡兒童不良行為對孩子的灌輸、污染,會使孩子心理發生扭曲,行為異常。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呢?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除了要解決上面談到的幾個問題之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供安靜的環境
孩子生活中雖需要團體生活的機會,但也有個人活動的時候。在安靜的環境中,使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專心度。此外,在孩子專注於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應在告一段落時,再提出要求。
二、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
三、用靜態的遊戲延續注意力
像玩拼圖、疊積木等靜態遊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遊戲的難度和延長遊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四、從1分鐘開始
孩子只要保持1分鐘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讚,再逐漸延長到一次5分鐘、10分鐘。讚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五、從孩子有興趣的事著手
如拿本相片簿,為孩子講述他出生、成長的故事;欣賞孩子的勞作,聽聽他小腦袋裡在想什麼;觀察池塘裡的小魚……。
六、建立秩序感
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律,生活規範要建立。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七、挑選小班制的幼兒園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兒,對噪音的忍受度低,大班制的較不適宜。應選擇小班制並且有系統教學方法的幼兒園,才能對幼兒個別情況,給予較多的關注與輔導。
八、加強孩子意志鍛鍊,培養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並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