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接觸的第一個社會是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是他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無論男孩女孩,3歲前都是靠母親在成長。但是過了3歲,男孩的養育就要慢慢偏向父親傾斜。
然而在孩子3歲以前,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視的。父親對孩子“愛”的價值觀的確認、個性的均衡發展以及身份的確認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2歲前孩子需要對愛確認
很多父親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不細心也沒有耐心所以對3歲以前的寶寶接觸比較少,甚至認為3歲前的教育完全是媽媽的事情。專家指出,這是目前絕大多數年輕的爸爸認識的誤區。
2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通過對外界訊息的收集判斷個人的存在價值,以及他是否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如果他在與父母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的確認“我是可愛的”,他的任何需要幫助和關注的時候都能得到積極的回應,同時確認“我是有價值的”,“爸爸媽媽很愛我,我可以愛自己,也可以愛別人”。
在這個“安全感”建立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雙方或者其中的一方給孩子的反應是不積極的,漫不經心的,那麼孩子收集到的信息會是“我不重要,我沒有價值,爸爸媽媽不愛我,我一無是處是討人嫌的”,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沒有自信心,很難相信周圍的人”。
因此,孩子的“對愛的確認”以及“安全感”是來自父母雙方的,如果孩子 “對愛的確認”只從母親那裡來,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難完全。因此在孩子3歲之前,同樣需要父親的關注和積極的參與養育。
與父母相處均衡個性發展
通常來說,男人的個性中比較多“敢於冒險和探索外界的勇氣和信心”,女人會偏保守和小心。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經常和媽媽呆在一起的孩子,個性比較敏感,對新環境的適應時間比較長。
相反,如果和爸爸互動比較多的孩子,則會比較勇敢,喜歡探索新事物,個性上會更加的獨立和自信。
在孩子在3歲以前,是孩子對他所生存的環境的認知能力,體能,社交,語言,個性等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父親的角色將對孩子後天的能力和性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男孩需以父親為模仿對象
2歲半左右的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有意識,即明白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這對家裡有男寶寶的父親尤為重要。當男孩子確認自己的性別後,他開始尋找這個性別的模仿對象。在一個家庭裡,這個角色當然是自己的父親。
這個時期父親對男孩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他將會模仿父親的所有行為來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但是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接觸不到父親或者很少有機會接觸父親,那麼在家裡的角色模仿對象就會轉向媽媽,所以為什麼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些男人散發女孩子的秀氣,這與孩子從小建立的成長模仿對像有一定關係。
女孩與父親關係影響未來擇偶條件
男孩需要一個男性的偶像,而對於女孩來說,則需要一個男性來欣賞。女孩子和從小和父親的關係也會影響到他成年以後和其他男人的關係,包括男朋友或者未來的老公,不然怎麼會有人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也許這是一句玩笑話,但從另一個觀點看,父親的親密關係在在影響影響女孩未來擇偶的條件。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那些從小就跟父親關係親密的女子更傾向於選擇外表長得像自己父親的男子。這一發現支持了這樣一個進化論觀點,即性印記(基於父母外表特徵的性喜好)不僅存在於其他物種中,也存在於人類中間。
研究發現,那些從小就跟父親關係親密的女子更傾向於選擇外表長得像自己父親的男子。這一研究由英國與波蘭兩國的科學家共同參與完成,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月刊《進化與人類行為》上。
研究結果明確顯示,女兒與父親關係的質量影響她的擇偶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