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七夕拜七娘媽

相傳七夕是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在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富浪漫氣息,也稱七夕情人節。

七夕這天,情人們多會浪漫約會。這一天台南開隆宮有搭置喜鵲橋,供情侶或信眾走喜鵲帶來平安和好運。許多情侶會一起走喜鵲橋,祈求愛情不渝,天長地久。

16歲成年禮拜七娘媽  七夕拜七娘媽


本文資料來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節慶之美

七娘媽:七娘媽為星辰的人格化,民間傳說為七仙女。

在七娘媽亭上有七娘媽神像,台南全台首祀開隆宮(府城七娘媽廟)的正殿所奉祀的也是七娘媽,也就是民間傳說的七仙女,為星辰的人格化。而七夕的由來則是牛郎、織女星的故事化,從《詩經.小雅》〈大東〉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漢代民間已有牛郎會織女的雛型,到了南北朝已有七夕為牛郎織女相會之夜的記載。但是與七仙女的聯結,應是後來民間增飾的結果,說七仙女下凡到湖內戲水,金星所變的牛指點牛郎偷了其中一位的衣裳,織女不得已而成親。婚後荒廢了各自的工作,被玉帝處罰,分居天河兩岸,每年七夕才可相會。所以七夕是情人節,而七星娘娘則因庇護牛郎織女的子女,也成為庇佑孩童之神。

台灣民間稱為「七娘媽生」,為了報謝七娘媽護佑孩子長大成人,所以也是「作十六歲」的節日,表示「出烏母(婆姊)間」,為民俗的成年節日。


祭祀

七月立秋、處暑兩個節氣中,有七夕、中元兩節日,七月七日為七夕、乞巧節。台灣民間稱為「七娘媽生」,為了報謝七娘媽護佑孩子長大成人,所以也是「作十六歲」的節日,表示「出烏母(婆姊)間」,為民俗的成年節日。而對於年輕女孩,則是乞巧、鬥巧,並兼求美貌的佳節;以往讀書人祀魁星的,七夕也要祭拜。

民藝

七夕神話以牛郎、織女的故事,最為民間所流傳;但是七仙女、七星娘娘,卻是台灣民間崇祀為護佑孩童成人之神。所以「作十六歲」時出烏母間,就要糊七娘媽亭,其中就有七娘媽神像,為民間自糊或店家紮作的紙糊藝術。在台南的開隆宮年例都有民俗的成人禮,而鹿港地區則是拜七娘媽,或拜天公報謝成人的節日,都要糊七娘媽亭。


《七娘媽亭:七夕供七娘媽的紙糊工藝品。》

七娘媽亭為竹木與糊紙紮作,乃是一年才使用一次的糊紙工藝,由糊紙店所糊的「紙路」。在細竹篾所紮的構架上,除了神亭內的七娘媽神像(神禡),整體都是用紙所刻印的各種圖像、圖案所糊製。目前雖也有機器印製的,價格便宜;但是較為考究的仍是紙糊紮作,在台南、鹿港等糊紙店,早期使用木刻版印的:七娘媽像、護宮神將、各式圖案;配合各種剪紙黏貼,並可製作立體的神殿。而整座神亭也可作多層變化,上層有「天台宮」,下層有「百子亭」,都為紙糊神殿。由於可作立體造型(如三官亭)或平面造型,而顏色亮麗,手藝多樣(或剪或貼,或糊或掛),故為紙、竹的紮作工藝品。

祭謝七娘媽的活動,主要是家中有「作十六歲」的,為民俗的成年禮。

遊藝

民間祭謝七娘媽的活動,主要是家中有「作十六歲」的,為民俗的成年禮。從前都是各家自糊七媽亭,現時則可到糊紙店購買,目前鹿港地區保持這種風氣,而台南則集中於開隆宮。近年來政府重視成年禮,配合民俗的作十六歲,在開隆宮擴大舉行,都由父母親自陪同子女前來。先在七星娘娘前祭拜,有油飯、雞酒、粽子,特別供上胭脂、白粉、香花(圓仔花、鳳仙花之類)、娘媽衣(紙錢)。

 


 

《香花:七夕敬供香花報謝七娘媽》


香花,如:圓仔花、雞冠花或茉莉花、鳳仙花等(一為多子,一為濃香,取子多、香火濃的意思)。

節飾

開隆宮內擺滿了七娘媽亭,都是信眾所供獻的。但是最大的一座則是廟方所供,讓成年男女從內往外鑽過,鑽出後男左、女右爬起,表示「出婆姐(烏母)間」。如果是自家所獻,則分由父母高舉七娘媽亭讓子女鑽過。在鹿港只要見到家中擺著七娘媽亭的,就表示家有子女長大。

幼兒出生滿周歲後,為了讓子女平安長大,父母常到七娘媽廟讓子女拜七娘媽,認為契子、契女,在儀式中行「加絭」 (即加錢,亦稱作掛絭),人們相信加絭之後,可使幼兒受到保護平安長大成人,而後每年都要到廟中祭祀,將絭在香爐上旋繞,以求重獲靈力。

節俗

一般幼兒出生滿周歲後,為了讓子女平安長大,父母常到七娘媽廟讓子女拜七娘媽,認為契子、契女,在儀式中行「加絭」(即加錢,亦稱作掛絭),人們相信加絭之後,可使幼兒受到保護平安長大成人,而後每年都要到廟中祭祀,將絭在香爐上旋繞,以求重獲靈力。直到滿十六歲,在七夕當天攜帶祭品來拜謝七娘媽。相傳七夕是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在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富浪漫氣息,也稱七夕情人節。


《掛絭:加絭又叫掛絭。》

加絭是以古錢、銀造的鎖牌,或以黃紙畫符折成八卦形狀,裝入紅布袋,繫上紅線,掛在頸上,所以又叫掛絭。到了十六歲,作完成年禮之後,把掛在頸上的絭取下,稱為脫絭,脫絭之後,表示已經長大成人。

七娘媽廟╱慶典活動

台南開隆宮作十六歲

七夕民俗的成年禮,以往「作十六歲」,較現在法定的十八歲早二年。在台南地區有一種說法,就是在港口碼頭工作,成人工與囡仔工的工錢不同,作完十六歲就可拿成人工資。基本上這是農業社會的習俗,需要人力殷切;故十六歲就需上工。而一府、二鹿、三艋舺等都是海運往來的港市,所以現時台南、鹿港尚保持「作十六歲」之俗。

冬山八寶掛貫

掛貫又稱捾絭。日治時期記載,二百多年前有一農夫在耕地發現大石,將其推落公埔埤,每每隔日石頭又自動復位,因而認為附有神靈開始膜拜。現今也還另有一說,二百五十年前先民移入宜蘭時,原住民經常出草,石頭公顯靈保護鄉民,民眾感於石頭公靈驗,開始禮拜。(資料來源:宜蘭縣(市)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表)

鹿港作十六歲

七夕民俗的成年禮,以往「作十六歲」,較法現在定的十八歲早二年。在台南地區有一種說法,就是在港口碼頭工作,成人工與囡仔工的工錢不同,作完十六歲就可拿成人工資。基本上這是農業社會的習俗,需要人力殷切;故十六歲就需上工。而一府、二鹿、三艋舺等都是海運往來的港市,所以現時台南、鹿港尚保持「作十六歲」之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