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第一部個人電腦的設計演進 「電腦之父」眾說紛紜


世界第一部個人電腦的設計演進

最早之前電腦的前身是一種叫「加法器」的東西,是由法國的一位數學家「巴斯卡」所發明,後來又漸漸改良成可以做+-*/的四則運算的「差分機」,到了西元1801年法國人約瑟夫‧傑夸德(Joseph Jacquard)發明使用打孔卡(Punched carboard card)。

這對未來電腦的發展引進兩個重要的觀念:

一、資訊可以在打孔卡片上編碼(Coded)...也就是寫程式。

二、資訊可以儲存在卡片上,而且當這些卡片成串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為一連串的指令...就是指程式啦。

之後出現了一個人...在歷史上我們稱他為「電腦之父」“巴貝基”(Charles Babbage),他做了一部功能更強的機器,稱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這部機器在觀念上就與現代電腦極為相似,這些發明是用來輔助計算的工具,尚沒有記憶與儲存資料的功能, 因此不能稱為「電腦」(如果嚴格定義電腦的功能的話)。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美國的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了第一代電腦─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有2間教室大)、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電腦稱為第一代電腦。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而存檔的東西呢?是一種打孔卡片。

由於真空管體機大,又常發生故障,因此又發明了第二代電腦:使用耗電少、體積小、價格也便宜的電晶體來處理訊號。

到了第三代電腦,使用體積更小、而且一小片的功能就等於數百個真空管的積體電路(IC)來處理訊號,到這個時候,電腦的體積也縮小了許多。

到了第四代電腦,利用了體積比IC更小,而功能更強的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來處理內部訊號,使電腦的能力日趨強大。而這時期也發展了微型積體電路,將電腦的中央處理裝置(CPU,常聽到的Pentium系列就是指CPU而言)全部安裝在一個電路板上,大大縮小了電腦體積,而發展出個人電腦(PC)。 

世界最快電腦:中國天河1號

美國田納西大學創新計算實驗室預定29日公佈半年一次的「世界最快電腦500強」名單,其中以中國的超級電腦「天河1號」名列第一,成為世界運算速度最快的電腦,凸顯中國已經晉身為世界科技重鎮。

天河1號電腦目前安置在天津,是中國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業務主機,它能夠進行每秒2,507兆次的運算,名列世界第一。

田納西大學創新計算實驗室是利用位於實驗室中、原本是世界最快的美國製電腦,對天河1號進行測試,結果天河1號的速度是這部電腦的1.4倍,晉身為世界最快的電腦。(2010年10月28日)

PC電腦之父迪恩:PC電腦將逐漸走向消亡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IBM PC電腦30週年紀念日前夕,PC電腦之父、IBM首席工程師馬克-迪恩(Mark Dean)稱,PC電腦將會步真空管和打字機的後塵,逐漸走向消亡。(2011年08月12日)

「世界第一部個人電腦的設計演進資訊不保證完全正確,如有錯誤,請不吝嗇指教與提供更正。謝謝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