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孩子被欺負不敢講該怎麼辦?

本文作者: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負責心理師)、出處╱更多完整優質文章請參閱:親子天下雜誌

「怪怪,哥哥最近回家怎麼都悶悶不樂、不說話,每次回來就直接走進房間,把門用力關上?」媽媽很疑惑。「姊姊今天脾氣很不好,放學回來就大發脾氣、摔書包,大聲罵妹妹『你才笨頭笨腦』!」媽媽向爸爸抱怨說。「媽媽,我頭痛不舒服,明天不想要去學校。」看似沒有生病感冒,但手心隱約有一道傷痕的弟弟向媽媽如此要求。
 
父母直覺的認為孩子在學校似乎發生了一些事,但孩子幾乎什麼都不想說。當房間傳來哥哥的咆哮聲,您隱約聽見:「為什麼都是我?為什麼?為什麼?我又沒有做錯事,你們幹嘛要這樣對我!」此時,父母開始擔心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被欺負了?
 
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校園有時就像一處非己所願的羅馬競技場。被打、挨罵、被欺負、被排擠、受霸凌可能無時無刻出現在身邊而苦痛不堪。如何協助孩子勇於開口對父母說,是讓孩子遠離校園羅馬競技場的第一步。在這當中,需要父母的敏感察覺、懂得轉移孩子注意力、催化孩子適時說出來、對話時的專注傾聽、減少不必要的語言刺激、協助孩子自我思考行為因應,與安心承諾保證的親師溝通等。
 
七步驟,讓孩子願意開口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回家不敢講怎麼辦?分享以下七個步驟,在環環相扣中,讓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後,能夠自然、勇敢及願意開口對父母說。
 
1.三效合一讀卡機
 
當孩子放學後,一句話都不說,或大發脾氣,或唉聲抱怨頭痛不想上學,該如何覺察與解讀孩子所要傳達的訊息?建議您,啟動三效合一讀卡機,運用雙眼,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神、嘴型、表情、姿勢、動作是否出現異樣?運用耳朵,仔細聆聽孩子說話的聲調、音量、語氣或使用的字眼,是否傳遞著何種情緒訊息,可有弦外之音。運用觸覺,當輕輕碰觸孩子的手心、擁抱孩子的身體時,他是否出現畏懼、逃避或者抗拒的反應,甚至是大發脾氣或在懷裡哭泣?
 
面對孩子的三緘其口,或不願談論的反應,先不要急著追問原因或事發經過,例如「哥哥,你今天在學校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是不是被欺負?趕快跟媽媽講,不然媽媽會很擔心」。而應先同理回應「哥哥,媽媽感覺到你今天在學校應該有些委屈」,或寫張紙條或利用便利貼塞進房間,讓孩子知道您能感受到他的情緒訊息。
 
2.旋轉木馬轉圈圈
 
孩子放學後,出現異於平常的表現,甚至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情陷於負向漩渦而跳脫不出來。此時,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如同在悲傷、難過、委屈或憤怒時,讓他坐上音樂旋轉木馬轉圈圈,將壓抑的情緒先轉移到另一個心情捷運出口。透過一些屬於孩子平時抒解壓力的方式,讓心情舒緩一下,再等待下一段孩子心門願意敞開的時刻。
 
抒壓的方式,無論是讓孩子深呼吸或數數自己的心跳。或洗把臉、沖個澡,涼快一下。或塗鴉、畫畫、上床小睡。或坐在沙發上、聽聽音樂、注視時鐘上走動的秒針。或對著家中寵物說說話、注視水族箱中的孔雀魚游來游去、望著緩緩爬行的小烏龜。或傾聽雨滴聲;或打開窗,感受涼風與臉的接觸等。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是否轉為愉悅,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是否柔和些。想要與孩子對談在學校被欺負的事,請選擇孩子身心較為放鬆的時刻。
 
3.情緒鮮奶限時開
 
用隱喻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就像是便利商店中架上冷藏的鮮奶,一樣有保存期限。當負向情緒放在心裡久了,無論是傷心、焦慮、挫折、難過、生氣、不滿、害怕、委屈或恐懼等,就像鮮奶過了保存期限會變質、變酸。讓孩子知道將內心壓抑許久的話說出來,有時會是很棒的滋味,就像把冷藏的鮮奶在保存期限前打開喝完一般,香醇美味,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較為放鬆、舒暢。
 
當孩子仍然三緘其口,不願多談被欺負的事,父母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過往經驗。例如,「其實我小時候也常覺得很氣憤,每次剪完頭髮,隔天同學看到,老愛嘲笑我是小瓜呆頭」、「有時,覺得以前的同學很過分,每次上完音樂課,總愛把我的鞋子偷藏起來,害我找半天」。或許,您也可以試著在孩子面前,對著鏡子、玩偶或娃娃自言自語說:「我覺得很生氣,為什麼老師總愛說我笨頭笨腦?」「很煩耶!我又沒有做錯事,你們幹嘛老愛找我麻煩!」運用扮演的方式,以催化孩子自我表達在學校被欺負的意願。
 
4.長耳兔子專注傾聽
 
期待孩子開口說,需要營造一個能夠讓他自在、信任、放鬆的談話情境。無論是剛洗完澡、臨睡前,或在溫暖柔和的燈光下、在沒電視干擾的情境下,陪伴孩子一起面對面坐下來,如同長耳兔子般專注傾聽。讓自己的身體微向前傾,眼神溫柔的注視著孩子,試著讓他能夠感受到您開放、耐心及願意傾聽的態度。
 
再次同理並幫孩子說出心裡的感受,無論是對於被欺負所感受到的害怕、恐懼、生氣、憤怒、傷心、難過、無奈或委屈。引導孩子嘗試將事件經過還原倒帶,讓他詳細述說過程,陪伴他走過一遍。例如,「弟弟,你試著說說看,在被老師處罰打手心前,發生了什麼事?」如此您對於事件的始末會有比較清楚的掌握。
 
5.烏鴉麻雀聒噪暫停
 
當孩子願意和父母談論在學校因為一些事情而被老師打、罵,或受同學欺負、霸凌時,請記得,在這當下任何的說教、嘮叨、囉嗦或指責,都不是他想要的。例如,「媽媽跟你講了多少遍,上課要專心,不要交頭接耳愛講話,為什麼你都講不聽?被打,活該。」「跟你講了多少次,他很調皮,就不要跟他玩嘛!」當這些話再度出現時,孩子的心靈鐵門又將拉下。
 
6.自問自答解決法
 
當孩子心情比較平靜時,可與孩子討論:在學校的不適當行為表現,自己認為老師可以怎麼處理或處罰?例如「如果自己上課愛說話、講不聽,或許老師以後可以調整我的座位,或下課時,罰我整理讀書角,不能去操場玩」。順著孩子的話,接著探詢孩子:「為什麼老師這麼做,你的行為就會改變,上課就會保持安靜?」引導孩子思考自己行為改變最有效的後果,同時學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另外,可以嘗試與孩子腦力激盪:如果自己下次又遇到同學欺負、嘲笑時,可以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面對。
 
7.安心承諾保證丸
 
當孩子分享完在學校被欺負的經過,最後父母可以給予一個令他安心的承諾。例如告訴孩子「關於老師打你手心這件事,媽媽想,應該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明天我會和老師聯繫並討論這件事,一起和老師想想,以後可以用哪一種比較適當的方法來替代」、「關於同學不斷嘲笑你的事情,爸爸會把這個訊息讓老師知道。你放心,我們一定會想出最好的解決方式」。免於恐懼是所有孩子的基本權利,反欺負、反霸凌,需要我們大人立即解決。
 
小提醒:七步驟,讓孩子勇敢說出委屈
 
1.三效合一讀卡機,敏感覺察情緒反應。

2.旋轉木馬轉圈圈,注意轉移調整心情。

3.情緒鮮奶限時開,適時說出抒解壓抑。

4.長耳兔子專注傾聽,同理支持感受心情。

5.烏鴉麻雀聒噪暫停,說理嘮叨消失無形。

6.自問自答解決法,自我思考行為因應。

7.安心承諾保證丸,尋找合理有效辦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