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獻首例!台灣首次出現台灣革蜱咬人事件。疾管局指出,台灣革蜱大多寄生於黑熊、野豬,過去從來沒有叮咬人的紀錄。
做好自我防護,小心病媒革蜱叮咬。避免至草叢雜生及環境欠佳之處所,同時穿著長袖衣褲、戴帽及使用蚊蟲忌避劑,以減少蟲咬之發生,避免染病上身。
台灣革蜱咬人 花蓮首見病例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6日電)花蓮1名婦人左下眼瞼長腫塊,腫塊裡赫見正在蠕動的蟲腳,經鑑定是誤闖人體的台灣革蜱。這是台灣革蜱叮咬人的首見病例,所幸未帶有使人生病的病毒或細菌,無傳染之虞。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究檢驗中心副研究員王錫杰今天指出,他先是聽說這隻蟲是「牛蚤」,心想台灣沒有這種蟲,於是請門諾醫院送來鑑定。他收到的蟲體是臘片標本,看不出原形,最後用DNA鑑定是台灣革蜱的雌蜱。
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婦人住在花蓮縣壽豐鄉水璉村,接近花東濱海公路山區,與台灣革蜱生態環境相符。婦人原以為左下眼瞼的腫塊是惡性腫瘤,在摘除蜱蟲,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已無任何不適。
王錫杰說,台灣革蜱的宿主從嚙齒類、中小型哺乳動物,再換到野豬、山豬、黑熊等大型動物上,人不是它的自然宿主,誤入婦人眼瞼的這隻蜱,也未帶有使人生病的病毒或細菌。
他推測,這名婦人在從事農作、山林活動時,台灣革蜱跳到她眼瞼落腳。沒吸血時,蟲體約0.5到0.8公分,吸滿血後,約1公分大。革蜱唾液具麻痺作用,因此被叮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傷口卻可能會腫脹感染,因此除蜱後需要抗生素治療。1007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